(本刊報導)山城返鄉女青農逐漸增加,中文碩士劉宜瑾就是一例,目前正朝友善土地耕作方向努力。

今年31歲的宜瑾,大學就讀東海大學中文系並一路深造到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論文主要研究宋代孟子政治學的她,本該「學有所用」朝向執筆仗義的相關行業發展,但就在即將完成論文的同時,她剛好得知市政府第三屆「青年加農」計畫,由於家中世代務農,從小在果園幫忙耳濡目染的她,見到爺爺奶奶逐漸年邁,因此自己打定主意,「先斬後奏」報名該計畫,決定碩士返鄉從事農業,目前和父親一起打拼學習,在大茅埔種有水梨2.5分、芭樂2.5分以及1分的紅玉桃。

父母在得知她決定報名青年加農計畫時,就如同許多長輩,擔心做農辛苦,因此原本十分反對她返鄉,而就在此時,遭遇了爺爺中風,反而更堅定她返鄉的念頭,雖然目前父母仍希望她有一份「正職」工作穩定生活,從假日農夫做起,但卻也逐漸支持她回來,而畢業同時,也如願正取青年加農計畫,向石岡南眉的賴永進前輩學習高接梨栽培。賴永進前輩一直強調「三步五十」的管理方法:「三步:理肥、剪枝、清園;五十即是成本可以降低50%。」,一直讓她獲益良多,她笑說︰「其實肥培管理就像是果樹營養師,必須十分了解果樹的生理,才能給予正確果樹所需的養分,而它們也自然會用果實報答栽培,了解果樹生理所需,肥料也能更精準不浪費,土地自然也不會因為過多的肥而酸化,後續就更不須花更多成本在改善土壤酸化問題,當然可以減少成本開銷。」雖然話說很簡單,在實踐上對於非本科又是菜鳥的她而言,仍還在學習階段,將好好體現前輩的栽種方式,再一步步朝向更有善土地的耕作方式。

而在產銷方面,她表示由於去年是她真正返鄉第一次收成,恰逢氣候暖化影響,收成並不好,因此通路上仍先維持父執輩傳統行口配銷方式,而大茅埔是典型的農業區,在缺工狀態下,她表示雖然去年歉收,但還可以在農忙之餘,邊「打零工」協助大茅埔農忙,邊維持生計,不過她卻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可以在這些工作中,學習更多長輩的栽培技術。而近期,她參與了在地自發性組織「大茅埔調查團」的導覽活動,除了更深一步認識自己家鄉外,也十分認同該團隊以客家龍神文化所推行的「友善耕作」理念,未來,除了農忙外,也將積極參與調查工作,尤其是該團隊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石虎媽媽陳美汀博士一系列的大茅埔生態調查,從中獲得更有善、永續土地的耕作概念,她認為,讓土地多元友善利用、動物平權,並非是影響收成,相反地,更可讓大茅埔在地農產,建立友善耕作品牌與行銷,她表示,透過這些體驗和調查活動,或許更能用中文系專長,用筆行銷自己的家鄉呢!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3 月 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