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光明 攝

(編者按:本文是東海大學社會系講師葉守禮,即將完成的博士論文〈世界經濟與山城農業:長時段中的台灣小農經濟〉初稿的一部份,提供參考。)

劉老闆經營一間農業資材行,已經三十年多年,他的客戶遍佈「山城五鄉鎮」。對他來說「山城」既是熟悉、親切的家鄉,也是畢生事業的舞台。當年劉老闆卸下專業果農的身份,和幾位合夥人投身有機質肥料的研發、製造與銷售,也算業界開風氣之先:「以前我做農民的時候,就發現生意人的角色非常重要,因為他們最貼近農民的需求,常常從日本帶新的觀念和技術回來,和農民一起帶動產業的進步。」有機質肥料雖然單價較高,可是富含微量元素,可以彌補化學肥料的不足。

「山城」是當地人慣用的一個非正式稱呼,沿著省道台三線與台八線,涵蓋大安溪與大甲溪流域夾角區域的一系列客家聚落。以官方行政區劃來說,「山城」橫跨舊台中縣的東勢鎮、石岡鄉、新社鄉、和平鄉以及苗栗縣的卓蘭鎮,面積大略400平方公里,人口約12萬人,農戶數約14,000戶。常見的看法,認為「山城」涵蓋一個客家人的生活圈,基本上就是以東勢鎮為中心,開車一個小時或是走路半天以內能夠到達的範圍。雖然討論台中官方政策的時候,卓蘭鎮(隸屬苗栗縣)的立場多少有些尷尬,不過大多數居民還是習慣「山城五鄉鎮」的說法:畢竟這些地區生活型態相近,農業發展軌跡高度一致。從許多方面來看,「山城五鄉鎮」都可以說是唇齒相依,休戚與共。

如今劉老闆每天的工作,就是協助農民解決農業栽培的疑難雜症,提供相應的農業資材並且指導施用方法,類似於某種「植物醫生」或「植物營養師」,好像畜牧業中的專業獸醫師那樣不可或缺。「尤其果樹是多年生的作物,今年不好的影響會留到明年,需要非常仔細的觀察與調整。」每當水果收成前一個月左右,許多熟識的農民會先摘幾粒即將成熟的果實,帶到店裡讓劉老闆檢查果型、表皮和甜度,看看是否需要進行一些緊急的調整(並不收費)。我們經常會忽略:台灣農村中除了勤勉認真的農民,還有許多支撐在農民身旁的各行各業,就好像形形色色的農業齒輪。

自1970年代以來,山城成功轉型為台灣中部最重要的高附加價值園藝作物產區,作物類別極為多樣:除了分佈最廣的果樹,還可以見到各式樣的瓜菜、花卉和菌菇。如同劉老闆所說:「農業一定是地方性的。」雖然這些產業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山城農業」仍然分享了一些相近的特徵:在狹小的耕地當中,以家庭為單位,從事勞力與技術密集的多樣化園藝農業。至於為什麼是園藝農業?我們之後再說。無論如何,照料這些嬌貴的園藝作物需要使用大量專業農業資材,於是順勢帶動了周邊產業的繁榮。劉老闆的農業資材行所供應的產品,自然也是對準山城農民的需求,進行專門的研發、製作與銷售。除此之外,本地廠商針對寄接梨產業設計了一款專用果實套袋,內有三層精密構造,兼具遮光、透氣和排水等功能,同樣相當受到山城農民的歡迎。

雖然偶爾也有一些來自外地的訂單,不過每當需要離開山城,劉老闆確實有一種「外出」的感覺。但是,究竟什麼是「地方」呢?「地方」與「農業」的關係又是什麼?歷經將近七年的田野調查,我終於意識到農民口中的「山城五鄉鎮」,除了表達地方居民日常生活的地理範圍,同時也涵蓋一個風格鮮明的「地方農業經濟圈」。一旦我們將「地方農業經濟圈」當作一個完整的分析單位,許多新鮮的議題浮現出來:我們不僅可以觀察農民社會經濟網絡的邊界,還可以考察完整的農業商品鏈,弄清楚地方農業經濟運作的基本框架。在山城五鄉鎮的範圍內,為數眾多的產銷班、合作社、種苗行、資材行、農藥行、集貨場、包裝場、托運行、冷凍公司、果菜市場、盤商、行口、果販和貿易商等經濟組織,就好像地方農業經濟賴以運轉的大小齒輪,彼此鑲嵌咬合在一起,從基礎帶動農業經濟的總體運動。劉老闆說:「就算不買東西,很多客人沒事也會進來坐一下,泡個茶,聊個天。」鄉下地方做生意同時講究人情和利益,農業經濟、日常生活和地方社會因此緊密編織在一起。

2014年第一次踏入山城的時候,我還只是一位天真的研究生。當時不懂得歷史巨輪的重壓,只見到農藝高超的山城農民,內心充滿撞擊,努力揣摩那些都市人不能明白的豐富感情:對於農田與作物,青蔥的山,綿延的家族,廟宇、社區與節慶,市場、價格與名聲,濃濃的人情味,那些開朗的笑語……。山城農民看來再熟悉不過的日常生活,對我而言去好像闖進一片寬闊陌生的天地,每一個角落都低聲傾訴著被主流台灣社會重重掩蓋的聲音,必須放開自己才能聽見。遠離書齋之後才能體會,「生活」二字具有怎樣的厚度,如此厚,就連資本主義也不能輕易穿透,只能從四面八方施加壓力。傳統生活方式與現代經濟變遷就這樣纏繞在一起,持續編織出風格獨具的「山城農業」。

我們逐漸意識到,關鍵可能在於農業流通與生產網絡的交互作用。本研究希望結合「世界經濟」與「地方社會」兩個重要的觀看尺度,研究「山城農業」的經濟特質與社會基礎,重新詮釋晚近台灣農村「園藝農業轉向」與「園藝作物爆炸」的歷史意義,藉此拓寬我們對於台灣小農經濟長時段歷史命運的理解。如何理解山城農業變遷的歷史經驗?原先樸實平凡的客家農村,究竟如何可能轉形成為台灣中部最重要的多樣化園藝農業生產基地?如今山城農業又遭遇哪些瓶頸與挑戰?我們希望暫時跳脫農戶、社區、政策或體制的傳統視角,不再把農民看作孤立的生產者,轉而採取技術、組織與後勤/物流的經濟社會學觀點,進一步澄清聯繫世界經濟局勢與地方農業實作的中介機制,從而展望「山城農業」的發展前景,勾勒出台灣小農經濟的能動性、可塑性以及根本限制。

如果一切順利,我們將會看到世界經濟與地方社會的辯證運動,如何幾次引發農業商品鏈劇烈的斷裂與重組,幾百年時間裡反覆重塑山城地區的農村地景與作物面貌。就好像一部精彩的交響二重奏,演出一篇又一篇新的樂章——唯有長時段的觀察,得以窺其全貌。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11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