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報導)新社張笠夫一家人的「七分窯」,融合書法、畫畫、陶藝,走過了27個年頭,走出了他們獨特的風格。歷經921大地震幾乎全毀,災後重建,兩個兒子、媳婦陸續加入,朝向多元發展,全家齊心合力,傳統與現代、理想與現實兼顧,是少見親情、事業樂融融的家庭。

今年67歲、獲選為107年「臺中市重要陶藝家」的張笠夫,原本開設廣告設計公司,40歲時為追尋兒時繪畫的夢想,棄商回歸藝術的追求,在民國82年回到新社崑山七分的老家,開創「七分窯」,由於本身對書法、水墨畫、油畫、陶藝、陶刻都有涉獵,因此得以創作只此一家的陶藝作品,多年來常應邀舉辦個展或參展,連書畫家都喜歡他的作品,購買收藏,讓他覺得受到肯定。

張笠夫有一幅長10.5公尺、寬1.5公尺的巨幅水墨畫「中央山脈」是他的珍藏之作。始終創作不停的他,關心環境議題,正在構思以三幅「放風箏」的畫,來表達我們生活環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希望引發國人對居住環境的省思。

張笠夫的大兒子張世朋39歲,大學畢業、服完兵役全心跟隨父親學習。二兒子張建文36歲,國中畢業就留在「七分窯」,如同早期的師徒制,他紮實地苦學苦練。他們父子三人聯手燒製的「銅紅」陶瓷,是台灣唯一依古法「高溫斷氧」製作的陶藝品,現在一般人是用化學方式處理,無法做出「銅紅」原始的韻味。

張笠夫說,「銅紅」又稱「釉裡紅」,以「高溫斷氧」窯燒而成,產量稀少,自古以來一直是富貴人家的最愛,因為銅是一種為敏感的元素,燒製不易,除了必須掌握窯燒的溫度,還必須顧到窯裡的還原狀況。

他們父子還與幾位志工花了十多年,整理出版一本「女書」字典,也是世上僅有的一本。曾應市府邀請在文化中心舉辦「女書展」。張笠夫說,女書是一千多年前,記載宋朝女性自己發抒心聲的特殊文字,是世界唯一女性自創的文字,具有保存的價值,所以他們才費心整理出版,以免失傳了。

「七分窯」年輕一代的經營理念是朝多角化發展,他們在工作室針對團體或個人設計手拉坯、陶刻、上釉等陶藝課程,還推動室內植物教學,包括盆栽栽培、種子育苗、多肉植物、水生植物及DIY組裝,他們也提供自己種植的養生「野菜餐」。

「七分窯」家庭的和諧是外人稱道的,張笠夫、李春美夫婦一起燒陶、一起種野菜,張建文、洪思維夫妻合辦陶藝聯展,張世朋的妻子許富晶在新社國小任教,課餘會到工作室幫忙,以陶藝連結的三代家庭生活,其樂融融。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4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