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報導)家住新社水井的青農劉明均,由於就讀建築系的關係,返鄉前一直從事營造相關工作,一路從工頭做起,到助理工程師、再到取得工地主任,在工地最多管理多達300~400人的營造工作,然而,原本可以從此賴以維生,甚至平步青雲的他,不習慣工地一成不變的生活,毅然決定回鄉接手家中香菇種植,現在經營有七分地左右。

當好奇問他,農業不是更平淡無奇嗎?他笑笑說︰「誰說的!裡頭可是有千變萬化的問題要去面對。」原來,光是面對極端氣候或暖化問題,時時發生且捉摸難定,「如果現在再不想法子協助父執輩,用年輕人的想法去協助解決,農業真的就也許很難在山城區接續下去,成為夕陽產業了。」因此,他決定回鄉時,就和父親約定,讓他來全權依照他的方式管理香菇,而他也心想第一年只求不賠錢,第二年就來一步步面對挑戰,果不其然,從小生長在種植香菇的家庭,耳濡目染下,第一年就達標,證明自己可以逐步接手,接著面對問題,直球對決。

他表示,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太空包短收,他和新社其他青農討論,發現這個問題最主要的問題就是氣候暖化,傳統菇寮因為過於低矮,通風不良加上香菇生長產生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使得香菇產業,幾乎成為山城區第一個受影響的作物,而他和青農們進一步實驗也發現太空包生長的菌絲,若能維持16至17度的環境,將是最好的香菇生長環境。因此,他利用自己建築專業所學,針對菇寮環境進行改善,儘量在有限的資源,以最低成本並合乎法規等限制下,提供最好的種植環境,使得大家都能生產品質更好、單位產能更高的香菇。

他進一步強調,其實農業是複雜又跨領域的產業,加上現在立即面對的就是氣候暖化的課題,因此新社青農聯誼會的成員,每一個人都使出渾身解數,目的就是將自己原來學習的專業應用在農業上,不只他貢獻建築專長,應用在菇寮設施上,像是生技背景的就可以研究太空包與菇菌上,電子與機械背景的就可協助研究自動化設施,有行銷底子的就可協助在地品牌的推廣與包裝研究,學歷史的,其實都可以協助整個產業的文史挖掘,賦予在地產業與作物故事,對於未來開發體驗遊程都是十分有助益的,甚至我們也歡迎有法律背景的年輕人返鄉,一起來面對新社家鄉因為香菇產業,而衍生一系列相關法規問題。

如果大家有注意本刊新社青農或新社的相關報導,其實會發現新社地區,除了面對氣候暖化的挑戰外,還有就是相關法規問題,例如山坡地解編、農業設施容許限制、農業設施稅金、農業專區的設立、青農貸款…等問題,都是目前新社返鄉青農直接面對的問題,明均苦笑說︰「外人都笑說,新社菇業投資大,因此手骨都很粗。」但事實上,這就是他們每個想返鄉青年必須面對的最大課題,「還沒嚐到收穫的果實,光是農業設施稅金就得先繳不少錢,而且合法申請流程曠日費時,往往拿到執照,『準備』開始興建新式菇寮,就已經花費不少時間與金錢。」所以新社青農返鄉路與面對的壓力,其實不只是「手骨粗」。但他表示十分慶幸,新社青農聯誼會成員,都已經成為夥伴關係,雖然長路漫漫,但大家彼此取暖,同時也已經開始申請合作社,大家一同努力朝永續農業發展,一點也不孤單!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12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