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報導)原本在台北經銷廚具業績良好的鍾松育,為了照顧年邁父母,四年前接棒返鄉務農,不走慣行農法老路,終獲肯定,獲頒農業楷模,並結合其他青農一起邁進。

現年42歲居住新社區福興里的鍾松育,原本在台北從事廚具銷售的工作,他說,其實廚具業務推廣還蠻好生活的,與北部許多建案配合,除了廚具外,有商業頭腦的他,結合電器買賣,提供客戶「一條龍」的服務,讓他在台北的生活無虞。

而早在12年前,逐漸年邁的父母就一直希望他返鄉接續家裡的富有甜柿園,但他一直覺得台北廚具業務正開始起步,而不願回鄉,直到4年前,父親連續開了兩次大刀,才驚覺父母已經無力照顧果園,母親更哭著請他回來,因而返鄉,目前在頭櫃山種有3.2甲1400棵甜柿樹與1甲的葡萄園。

大學就讀東吳化學系的松育,說起果園管理工作,一開始想化學專長接手應該很容易,甚至自己調配益生菌液肥嘗試,結果發現施作量太多,反而造成甜柿大量落果,讓他驚覺農業不是簡單的化學變化,而且儘量使用有機資材的農作方式,也讓習慣慣行農法的父親不以為然,造成不少栽種觀念衝突,然而,他去請教許多農業前輩,也因緣際會到日本學習種植葡萄技術,他仍記得不管是在地的農業專家還是日本方面的師傅,都不斷告訴他「很簡單」的小事︰「顧好果樹的生理,它自然會回報你」、「土壤顧好了,水果自然豐收」,讓他覺得好像沒學到東西。

然而,經過四年的歷練,他漸漸可以了解師傅們的用心,而說穿了,就是看氣候與果樹生長的情形隨時調整栽培的方式,他說,好比去年,原本印象中必須在清明節前後施做防治甜柿角斑病工作,但他卻硬是提早別人整整一個月施做,去資材行購買資材時,資材行甚至還問他說︰「你確定要這麼早買浪費錢?」果不其然,去年他成功地躲過角斑病的威脅,「去年清明前一個月不斷有雨且暖冬,這是適合病原菌的天候環境,所以我看著果樹生長及氣候狀態,就提早防治了。」這段故事也是他對於前輩所說的很有共鳴的地方。

而其實到目前,他幾乎一個人照顧1400棵果樹,問他為何可以應付得了,他笑笑地說︰「這也和家裡革命了一段時間。」不像父母希望果樹結果率多產量大的作法,他反而整枝與疏果,讓葉片可以充分吸收陽光行光合作用,並維持每棵果樹約100顆果粒,這樣他一年約有一萬四千顆甜柿,養分充足、果粒少,自然能賣到很好的價格,他預估這樣一年約有200萬左右的收成;而更重要的是,他維持果粒少,每顆除了果重均勻外,更可減少包裝資材的支出︰

「慣行方式產量大,但果粒大小不一,而且平均偏向小顆,價格低就算了,包材卻要花費更多的成本和時間,一來一往,反而增加不少成本,況且需要更多人力,若一個人根本無法負荷,勢必要請工人,可以說是十分划不來的。」他一語道破他一個人經營偌大果園的心法,尤其是現在農業缺工,若採用慣行的方式,當無力採收而造成過熟的損失,那更是得不償失。但他也強調他的栽種方式並非適合每個人,一定要評估人力、栽種面積等因素,以生產效益最大的方式來找出最適合的栽種方式。

而在逐漸穩定收成後,他也慢慢與福興里當地青農認識結合,就在去年產銷班因為人數嚴重不足,而號召6位青農加入產銷班,並被推選為新社區果樹產銷班第47班班長,共享資源外,也要逐漸建立起自己與產銷班的品牌,多年來他們家果園一直都沒有對外名稱,因此他覺得天冷地區常常濃霧迷繞,也常常下雨滋養大地,加上父親名字最後有個「霖」字,因而取名「霖之果園」,除了傳承父親外,更能看得出他對父親的敬重。而產銷班部份,他說目前產銷班產品有甜柿、水梨、甜桃、枇杷…等,幾乎一整年都有收成,因此他也將業務頭腦協助整個產銷班,除了銷售外,也逐步朝生產履歷努力,他說,其實自己已經針對符合生產履歷方式栽種,「自我認證」嘗試了兩年,目的就是希望自己可以先習慣生產履歷規定,這樣申請起來才能駕輕就熟,除了能掀起帶頭作用外,更能輔導產銷班朝向生產履歷邁進,而他的努力,日前在新社農會舉辦的農民節表彰大會上,榮獲「農業楷模」肯定。

採訪時,恰好遇見松育的父母正在果園間施作,停下腳步詢問,鍾爸爸說︰

「年輕人勇於實驗,其實真的不一定不好,而且也要給年輕人時間,讓他們找到新的產銷方式才是做農的希望。」

簡單的一句話,就是對松育最大的肯定!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9 月 1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