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報導)九二一大地震後,八公頃多的東勢高工舊校區規劃利用,一再變化,從胡市府的客家圓樓、多功能客家文化園區,經林市府改為「實驗教育複合式園區」,到盧市府縮小實驗教育園區,其餘另行規劃。而原訂去年招生的華德福教育系統的「十二年一貫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延至今年三月第二期工作都已完工,眼看今年八月可以招生了,卻冒出要再作「環境影響評估」,確定今年不能招生。而更令人訝異的是,當初主辦的林市府教育局長,選後高升國教署署長,也突然要求後續的第三期工程,要先作環境影響評估。經歷三朝規劃從未出現的「環境影響評估」,如今卻被不同黨派執政的中央、地方政府,同時「重視」、「運用」,山城關心這塊文教精華區發展的鄉親,擔心不知又要閒置到何時。

東勢高工在大地震後,順勢遷往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蓋新校園,留下的舊校區閒置,經地方一在反映,縣市合併後,胡市府規劃以客家圓樓為主體,連通往的街名都已改為圓樓街,不料受到所謂的本土意識派批判是大陸的建築,胡市府重新規劃「多功能客家文化園區」,計畫市府客委會進駐辦公,並興建山城缺乏的大型文藝、表演場所,及客家文化研習中心,當時地方鄉親對這樣的規劃是有所期待的。但林市府上任後,幾乎推翻所有前朝在山城地區的建設規劃,東工舊校區只是其中一項,最顯著的例子是原本可以順利施工完成的「東豐快速道路」,延宕至今。

林市府規劃舊校區改以「實驗教育複合式園區」為主,地方鄉親原本寄望能更廣泛運用,初期持反對態度,但慢慢了解進駐的華德福教育系統,不同於現今升學為導向的體制,它們偏重在培養人文精神、順乎大自然與利他的教育,這種教育也許可以提供現行教育體制之外的另一種選擇、另一種省思。尤其看盧市府縮小教育園區,改由農業局等單位共同規劃,地方鄉親擔心一直以來的文化教育專區,變成四不像,希望市府已經公告定案的教育園區能夠早日實施,而園區的其餘規劃,也能聽聽地方的意見,以符合地方真正的需求。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4 月 1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