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年度客家後生文學獎,東勢青年賴其郁,以「卻說仙班」獲得小品文組首獎。

賴其郁從小就喜歡閱讀、寫作,她國小的作文指導老師林莉鈺看出她的才華,用心栽培,曾獲全國語文競賽國小組作文第一名。東勢國中時,得到台中市語文競賽作文第二名。高中念台中女中,獲得「一中、女中聯合文學獎」散文組第三名。

大學以優異成績畢業於政治大學英文系後,考取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現就讀二年級。

其郁不但文章寫得好,英文翻譯程度也高,已為韋伯出版社翻譯了六本世界兒童文學名著。下列是其郁此次得獎作品「卻說仙班」的摘要。)

是仙班的,果真走得輕飄飄。葬儀社的大姐事後直誇阿嬤修煉得道,「手髀恁呢扛起來,毋會僵,那個筋喔,毋像普通人。」

須臾半年,躁進的日子卻緩了凡人心事。想起阿嬤,眉如山脊、頰猶好梨、地道大埔音,橫豎都是家鄉。人在台北念她,更覺得我是個東勢人。

以前大學室友來自竹東客家莊。我們愛聽對方不著邊際地說家鄉話,一邊不著邊際地想家。她說她的麵茶,我說我的桔梨柿。兩個北漂細妹在熄燈前的胡說八道,把地緣上摸不到一條邊的兩塊拼圖,用客家話談成了親家。

竹東女孩打趣說,大埔腔說來像台語。當時只道是學不專精,有愧於我的客語家教,我的阿嬤。

其實,阿嬤不計較我是不是把客語講得正,可是愛提我媽。當年嫁來小鎮,她本能用說慣的河洛話理解不懂的字眼。阿嬤愛唸:「姪孫女也愛同佢惜」。媽聽懂句型,沒聽懂關鍵字,急呼殘忍:婆婆這是要把孩子拿來「摔」了?

摔了就疼;疼惜、疼惜,倒也好記。

阿嬤是天生的生意人,年輕時在東勢火車站前兜售茶飲物什,一貫嘴甜好客。可這樁陳年舊料逢人就說,任自己笑得比在場的都要開心。

「欲『摔』?我才毋甘按呢咧。」鎮上講客語的同歲友伴少了,剛遷來的婆媽不熟客語,於是,阿嬤漸漸只用河洛話解釋她是怎麼捨不得我。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2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