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報導)東勢高工建築科主任許瑞昌,從小喜歡歷史、文學,因家境改讀工科,卻讓他得以結合傳統文化與西洋科技,教出不一樣的學生。今年更提計畫申請獲准約二百萬元的教學科技設備,將添購大型雷射測距儀等四項精密器材,除了校內使用,也將應用到校外實境教學,協助地方文史調查、製作精準文化產業地圖及模型…等,與地方密切結合。

58年次、老家在高雄的許主任,自小功課好,愛看歷史、文學的書,國中畢業考上南部有名的文藻外語學院的五專部,父親認為,私校的學費等於公立學校的六倍,要他也考國立高雄工專建築科,畢業後插班考上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系,再直升土木工程研究所。目前教書之餘在台大土木系博士班進修。

許主任從未忘情文學、歷史,從國中到大學,常參加作文、演說、辯論比賽,每次都得獎。近幾年參加語文競賽,曾獲閩南語教師組朗讀第一名、字音字形第二名、演說第三名。

許主任先後任教嶺東商工、虎尾農工,107年請調東勢高工,一般學校建築科都是校內教學,去年起,他每週帶領學生到鄰近社區大茅埔庄、石角庄、舊稱番社的新盛里頭社及尾社,由社區負責帶他們實地解說從開庄到現在的文史、產業、景觀,許主任再擬出與建築相關的研討主題,例如:客家龍神信仰與地方建庄的關連、早年防禦型聚落建築與現代都市計劃比較、早期糯米橋與現代水泥橋工法比較,東勢本圳的水利工程與防災…等,讓學生實地去感受、想像當初先人怎麼建庄?怎麼開水圳?體會傳統文化崇尚自然的天人合一、地理風水,再以西方科技來詮釋、運用。

許主任也帶領學生,根據東勢歷史老照片,以厚紙板、瓦楞板製作三座立體模型:東勢大橋的前身「東勢吊橋」、東勢舊火車站、東宮戲院,還有一座實測大茅埔庄。

許主任當年的碩士論文是「水利工程與GPS定位」,他計畫在石角河選擇十個點,師生監測河床流速、河床高低、淤積情況,每月測一次就有十個座標,可以測出其間的變化。

許主任為了充實教學科技設備,剛獲通過的計畫包括購置光達的掃瞄機(光的雷達)、四旋翼無人機(以鳥的視角來觀察)、衛星定位儀(測出點的座標)、大型雷射距儀(使用雷射光測量)。

許主任除了放學後要留校訓練參加國內比賽的選手外,還要超時準備校外教學的教材,他卻樂此不疲,興趣與教學結合,想觀察中華傳統的文學、歷史與西洋科技能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11 月 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