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報導)原本是職業軍人的楊詠翔與國中同學羅仲桓,一路從國中、高中都仍維持不錯情誼,就讀東勢高工時期,兩人就一起擘畫從農夢,十年不變,如今樂當蜂農,兩人一起逐步打造少年夢想,樂當「採花賊」。

走在中橫公路南勢里,過了實踐橋打鐵坑溪不久,有個白色不起眼的小貨櫃,就是詠翔和仲桓兩個人的逐夢據點─「採花賊」,他們兩人在和平山區,從事養蜂,除了參加市集外,就把自產的蜂蜜在此販售。從小,他們兩人就是農家子弟,對於家中果園工作,在耳濡目染之下,其實一直都得心應手,也十分心疼長輩的水果,往往在採收時,都得兼顧販售而傷透腦筋,早在十年前兩人就讀東勢高工時,就說好一起打造在地品牌。而為了先存第一桶金,詠翔決定高工畢業就先從軍,簽下志願役,在麗陽空特中心服役;而仲桓則繼續升學,為了實踐和夥伴的約定,選擇就讀嶺東科技大學觀光與休閒管理系,畢業後先到王品集團底下的夏慕尼餐廳工作,兩人共同的目標就是存錢圓夢。

直到三年前,詠翔面臨是否續簽志願役,想起兩人共同夢想,毅然決定和仲桓返鄉,詠翔說︰「當時父母十分不希望他放棄軍中穩定又單純的生活,但是,我們還年輕,為了當時的約定,趁年輕是該闖一闖的時候了。」當和仲桓說起當年想法時,他也毅然先斬後奏,辭掉工作,兩人存了約80萬左右,作為返鄉創業的第一桶金。而此時剛好又碰上第三屆青年加農招募,考量對於家裡農事的熟悉,選擇到外埔,向台灣養蜂協會理事長鄭金崑學習養蜂。

當時鄭理事長得知他來自山區和平,就一直鼓勵他,跟他說和平蜜源很多樣性,不須過著逐花而居、全台跑透透的生活,「其實我的個性喜歡到處走,到處看,聽他這樣說的時候,我還有點失望,哈!」他笑著說。不過現在想想,還真的謝謝他鼓勵,因為一返鄉養蜂,就遭遇極端氣候考驗,相較其他地區,和平環境受暖冬影響造成的損失,可說好多了,也讓我們倆還能勉強為夢想堅持下去。而在病蟲害方面,他表示,在和平養蜂,蜜源植物和作物都很多,所以最麻煩倒不是尋求蜜源植物,而是土蜂,往往飛來了兩隻,就可以毀滅一整窩蜜蜂,為了防範,他們目前採取策略是除了全家人出動抓土蜂外,也分擔風險,將蜂箱放至和平不同的森林中,並且將蜂箱出口外覆多孔隙的鐵網,分散出口,迷惑土蜂,降低被攻擊的機率。

而在通路部份,他們表示,由於剛開始採收,加上氣候影響,蜂蜜採收量還不夠維持兩人生活,但目前在臉書或IG以「採花賊」品牌行銷,逐步開始有人氣,但他們仍展現初生之犢不畏虎精神,努力打基礎,甚至會要求自己固定到香港考察其他國家蜂蜜銷售情形,他們表示,台灣蜂蜜品質其實很棒,不輸其他國家產的,但是,他發現像澳洲在行銷上都會強調療效,這對於台灣因為法規關係,無法標示療效而在國際市場上顯得十分吃虧,同時他比較國際市場後,也發現國內蜂蜜在國際市場行銷上顯得十分保守,這都加強了他們「危機就是轉機」的方向。而在國內市場部份,他們覺得發展觀光行程,像是採蜜、收花粉體驗、教導消費者認識蜂蜜等等,其實都是體驗行銷很重要的部份,利用體驗增加客戶的黏著度,他們深具信心!

而對於返鄉務農,他們表示雖然做了很多準備,目前仍在初產階段,其實已經燒掉他們不少存款,所以兩人偶爾仍必須打打零工維持生活,同時為了增加知識,詠翔還特地考取中興大學生物產業管理進修學程,為了夢想,年輕的兩人展現旺盛企圖心,他們建議年輕人:「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如果有夢想,真的不妨做好準備闖闖看,總比到老了才感到遺憾好多了!」。

詠翔與仲桓展現年輕人敢於嘗試的本質,在蜂巢片部份,他們也導入國外流行的小窗格組裝式蜂巢片,採收時只要取下,裝上蓋子,就直接可以到市場販售,同時蜜蜂生物痕跡也可證明是真正的蜂蜜,這是較新型態的包裝方式。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12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