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報導)不知道大家覺得桌遊和農業的距離有多遠?大家以為完全不相關的兩種行業,卻在東勢營業,而且這家桌遊店並非開在市區,而是開業在軟埤坑,「其實長輩挖了個洞給我們跳…」江嘉維大笑地說,面對這個開朗又熱情的青農,頓時能感受到這個「桌遊人」給人鄰家女孩的親切感。

八年前,嘉維和老公建宏原本在新社開咖啡廳與簡餐,由於他們堅持現做,因此常常讓客人等待,於是他們就在想︰客人在等待同時,是不是有什麼可以消遣?就這樣簡單的念頭,就接觸了桌遊,甚至利用開店閒暇時,以桌遊為主題接客,結果發現桌遊的收入比起餐廳還好一些,但因為桌遊必須長時間陪伴客人或開設課程,考量當時三個小朋友還小,心底打算著餐廳再開兩年,等到小孩長大點,就專心從事桌遊事業。而等小孩上了國中,他們就實踐自己的想法,在豐原開設桌遊店,主要以桌遊接團以及學校課程為主,本身是才藝老師的嘉維,甚至還在學校開辦心智圖與3C才藝課程。

也許是爺爺奶奶想念孫子,就在桌遊事業逐漸上軌道時,他們父母就常和夫妻倆說︰「你們弄桌遊,我們一輩子做農,我們好像永遠就搭不上線…」,看到夫妻倆不為所動,於是在軟埤坑買了一塊地,和他們說︰「我看你們桌遊常要借場地,你們乾脆要不要辦大一點,這塊地給你們使用讓你們發展…」,夫妻倆其實感受得到爺爺想要全家人一起生活的「私心」,但嘉維強調,她很感動公公的這份私心,因為當時接團也會遇到一些瓶頸,尤其租場地往往都要看別人的臉色,於是就逐漸將事業遷往軟埤坑,「可想而知!桌遊辦在山區,生意絕對很糟的,那時公公又表示既然你們回來,桌遊不好做,乾脆要不要接農業…」說到這,嘉維大笑接著說︰「他們就是『挖洞』給我們夫妻跳!」但回來經營農業三年多,其實很謝謝公公的先見之明,因為少子化的關係,桌遊事業平心而論是很難養家活口的,公公先見之明的「私心」,其實是對家人的一種體貼。

回來後,他們看見了父母的辛苦,也開始不甘心他們的農業技術斷層,因此建宏從基礎農作開始,同時找來大學同學蔡正基一起和父母學習照顧各一甲的苦茶園和石榴園,以及部份的藍莓和印加果;而嘉維則是受到公婆鼓勵,參加農民學院、農試所、改良場各種培訓,不斷學習農業新知,後來更獲選農業局「青年加農賢拜傳承」計畫,和古東喜前輩學習一年,她說,其實前輩主要是種植葡萄,完全和家裡主要作物苦茶、藍莓等是沒有連結的,但卻是學到很多很棒的觀念,像是在銷售端,前輩跟她說,不是只是賣,而是要向對待自己家人和朋友那樣,去推銷自己的產品,而當然給親朋吃的,絕對就是要有良心和安心的產品保證。而由於她肯學習,又不因為是學習和家裡作物不同而怠惰,反而讓前輩主動為家裡的苦茶推薦到許多優質通路和露臉的機會,像是各大展售會、豐年雜誌、主婦聯盟等,他們十分感謝所有長輩的提攜,讓他們的返鄉路一直都蠻順利的。

去年,他們參加東勢農會輔導成立的「台中市東勢區青年農民聯誼會」,不只找到了同溫層,也發現大家對於「東勢的好山好水,應該被外界看見!」有著很強烈的共識, 於是,他們就和小瓢蟲有機農場的巫居訓、津鎮果園的蔡心蓮一起組隊,參加由中華民國農會主辦的「青農帶路-食農體驗 幸福實踐」活動提案競賽,希望透過東勢食農遊程的串連,帶動東勢地區的觀光,而最終也獲得評審青睞,榮獲全台「十大食農體驗經典路線」的殊榮。而接下來他們必須實踐計畫裡的內容,嘉維謙虛地說,比賽只是拋磚引玉,而獲選也只是一個開始,她希望透過獲選建立起年輕人可以一起合作互補的平台,結合長輩或在地文史團體,帶入創意,「每年只要小小的進步」,那樣家鄉有一天絕對就是最迷人的慢活小鎮。

對於山城返鄉青年有什麼建議?他們笑笑地說︰「做農真的真的很辛苦!但是現在東勢青農已經有聯誼會,返鄉的青農別單打獨鬥,一定要來參加聯誼會這個大家庭,大家都會以過來人的身份幫忙的,當然,如果是喜歡桌遊的鄉親,也歡迎大家來軟埤坑天宮廟牌樓後方『阿公ㄟ公園』走走,一起玩桌遊!」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9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