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六十六年底,吳鎮坤在新聞界前輩歐陽醇教授的鼓勵下,辭去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系助教的職務,返回家鄉臺中縣東勢鎮積極籌備創辦臺灣省第二份社區報─《山城週刊》。

吳鎮坤先發出宣傳單,預告《山城週刊》即將創刊。不料,原訂六十七年三月出刊的創刊號,遇到政府頒佈全國雜誌停止申請一年,創刊號只得改為試刊號,幾經周折,才於民國六十八年七月十五日正式創刊。時逢暑假,吳鎮坤任助教輔導的新聞系學生李孟典、翁得元、柳子文前來幫忙一個多月。

當年九月下旬,《山城週刊》採訪報導區域,由原來的東勢鎮擴大增加新社鄉、石岡鄉、和平鄉、卓蘭鎮,這五鄉鎮在日治時期統稱東勢區,鄉民大多務農,且絕大多數是客家人,吳鎮坤聘請他的小學、大學同班同學吳國城擔任總編輯。

民國七十九年家住東勢、東海歷史系畢業的邱文偉,擔任編輯、採訪二年,後轉任國中教師。

民國八十二年二月,社務穩定 , 發行人兼社長吳鎮坤赴國外進修,社務交由總編輯吳國城負責,週刊改為雙週發行。

民國107年底,總編輯吳國城屆齡退休,社長為因應時代趨勢,108年3月改以電子報型式,每三個月並以彩色紙本印刷,出版這段時間電子報報導的精華專刊,寄送原來的訂戶,兼顧老、中、青讀者,不收訂費,以純公益形式發行。

《山城週刊》為四開單張的鄉村型態社區雜誌,早期內容編排:第一版東勢區建設及重要新聞,第二版文教及社團活動,第三版農業,第四版東勢區人文歷史(尋根)、鄉內或旅外鄉親奮鬥有成者的故事。

建設版促進、推動地方建設,文教社團版提升了地方文化氛圍,並舉辦多元活動,農業版除了介紹農作新知外,主要報導山城內農作耕種成功者的詳細栽培方法,讓同樣氣候、土壤的山城農友可以完全照樣耕作,這是一般農業雜誌所不及之處。

尋根版幾乎挖盡山城內人文歷史的源流,不但臺中縣政府及東勢區鄉鎮公所編纂東勢區文獻、中研院等學術單位研究地方文史,都來借閱週刊資料,連地方民眾編寫家族史時,也來索閱他們先祖的資料。

早期新聞局將「山城週刊」列為地方型的示範刊物,並請協助其他新成立的同性質刊物。民國94年獲得卓越新聞獎的社會公器獎。另外提供週刊報導資料,由台中縣政府於民國79年年出版「台中縣客家文物專輯」,民國100年教育部補助出版「山城人」…等書刊。

山城週刊發行人兼社長,以週刊為平台,積極推動地方公共事務,民國76年創立「大甲溪生態環境維護協會」,持續關注、致力山城生態及生活環境,並向下扎根推動社區發展、主辦地方文化活動,另參與攸關山城的社會運動,如:農民運動、還我母語運動、還我山城乾淨空氣…等。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2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