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倫.

馬力埔事件致使養成所土地收購工作受挫,最初僅收購有378甲土地,不到預期三分之一;開業至大正10年,經9次收購始得土地1100甲。圖為昭和19年養成所轄下蔗苗圃分佈圖。〈圖資來源:Google Earth〉

明治35年〈1902〉6月,在臺灣總督府頒佈「臺灣糖業獎勵規則」以及設立「臨時臺灣糖務局」後,臺灣糖業可謂邁向新的里程碑。一時,製糖會社如同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為因應蔗園擴增需求,培育質優之蔗苗,為各會社首要糖務工作。

明治42年臺中實業家松岡富雄〈日本熊本縣人,帝國製糖株式會社創辦者之一〉首於新社馬力埔設蔗苗圃10甲,開始生產蔗苗供應糖業試驗所及各地糖場使用,亦實踐了在新社栽植蔗苗之構想。

然而,明治44年至大正元年〈1912〉期間,臺灣因接連遭遇暴風雨侵襲,導致蔗苗供應不足,劣質蔗苗與甘蔗,一度重創臺灣糖業,總督府為挽救頹勢,確立官營蔗苗圃的必要性。

大正2年9月17日臺灣總督府發佈205號訓令設置蔗苗養成所,10月開始收購土地;11月11日「大南庄蔗苗養成所」正式成立,但因官民之間土地收購糾紛,於同月22日引爆「馬力埔事件」。

大正3年2月於仙塘坪〈今石岡區龍興里〉設立進口苗圃,專門栽種爪哇及布哇〈夏威夷〉品種蔗苗;12月設后里蔗苗圃。隨養成所土地增購,翌年3月設第二苗圃及水底寮苗圃〈今慶西里上下坪〉;4月另設后里庄蔗苗養成所,轄后里蔗苗圃。

昭和7年〈1932〉5月白冷圳完工,10月14日舉行通水儀式。昭和9年10月,關閉仙塘坪苗圃〈已於大正9年改為品種保留苗圃〉。昭和16年4月設第三苗圃〈原第一苗圃復盛段〉,同年10月后里庄蔗苗養成所廢止。昭和18年10月設馬力埔苗圃〈原第二苗圃馬力埔段〉。

戰後,大南養成所於民國34年12月更名為「行政長官公署蔗苗繁殖場」,歷經多次機關變革,現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種苗改良繁殖場」,專職農作物及園藝作物之品種改良、種苗繁殖…等業務。

大南庄蔗苗養成所事務所舊貌〈面向興中街〉,該建物目前已修建為種苗場農友服務中心,於106年登錄為臺中市歷史建築。〈資料來源:《臺灣大觀》〉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12 月 20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