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報導)「山夯人」在客語裡頭,意思是住在山裡面的人,而如今,這三個字也是間東勢在地壽司店的名稱,店主人徐泗鈞說:「我老家在山上,店名這樣取,就是告訴自己要記得,是山把我們一家人養大的…」,他笑笑地說,神情有著年輕人的靦腆,也充滿對故鄉土地的感激。

泗鈞是個七年級生,老家在馬鞍寮,是個土生土長的客家後生,也因此,許多人對他為何在東勢客家地區開了間壽司店,感到十分好奇,而聽他娓娓道來這條創業路,慢慢地深覺這一切除了緣分,更多原因是來自他對家的責任感。

泗鈞畢業後,其實是先在工廠上班,生活過得還算穩定,但偶而總會有個念頭「我會一直在這工作到老嗎?」;於是泗鈞決定離開原本生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到遙遠的紐西蘭,開始了他打工度假的日子,在體驗不同人生的同時,他認識了許多勤勞的華人、勇於創業的外國朋友,這些交流經驗,讓他回到台灣後,有了創業的念頭。

不過自己當老闆、做生意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到底該做什麼好、如何起步,這些都困擾著泗鈞,煩惱之際,他當然也想過放棄,幸好交往多年的女友,也就是他現在的老婆婉如的支持下,泗鈞決定先從批襪擺攤來開始,就如此地展開一年多的全台巡迴,到全國南北各大市場叫賣。

泗鈞與婉如慢慢摸索到市場的喜好,適應與顧客應對進退之際,婉君剛好有了第二胎,這個甜蜜的意外,讓婉君必須先在家休息,這情形也讓泗鈞開始去思考,接下來是一家四口的家庭,他是否能好好維持這個家呢?畢竟,他也不想讓一家人過著到處奔波的擺攤生活。

泗鈞再次做了大膽的決定,結束本來還算穩定的褲襪的生意,陪伴家人的同時,也沉澱自己的心,而在此時,另一個機會迎向他而來,妹妹與泗鈞聯繫:「哥,你要不要學做壽司?」原來遠嫁台北的妹妹,住家外頭長期免費提供給一位日本料理的師傅,讓師傅擺攤做生意,在妹妹詢問之下,師傅願意教授泗鈞手藝,就這樣,泗鈞北上當起了助手,也跳入料理人的世界。

「本來以為做壽司,沒有大火油煙,應該比較輕鬆,沒想到要學的很多,準備工作更是繁瑣…」泗鈞苦笑說,回想那段助手時光,能現場學的,他就不斷地發問、做筆記,回到住所,不管如何疲憊,也是把今日所學再演練一次,沒日沒夜地就是想把師傅教的東西,好好地完全吸收;他也說,師傅嚴謹的態度,讓他壓力非常大,但也因此有了很紮實的功夫。

在廚藝通過師傅認可後,泗鈞回到東勢,開始為賣壽司作準備,像是找安全無虞的食材、嘗試煮出適合在地溫度的米飯、研發不同內料的壽司…等,這些事務雖然繁忙,但在太太婉如的幫忙下,兩個人一一理出頭緒,每個環節的問題都慢慢地找到方法克服。

泗鈞做的壽司,經過一個多月,在許多親朋好友試吃後,他加入各方意見做口味調整,買了簡單的櫃子和桌子,便開始在東勢豐客總站對面擺起攤位,開店的第一天,他的心情有些忐忑,但看著身旁陪伴的婉如,他知道為了家庭,努力做就對了!

路邊擺攤其實也有學問,要熟悉路人習性、動線,也要注意安全,泗鈞很慶幸曾有市場擺攤的經驗,讓他很快地進入狀況。面對顧客的批評與指教,泗鈞也都會記在心裡,虛心接受並作調整。像是有一次衛生所的人來建議他帶手套,他雖然心想師傅每次做好清潔後,為了讓手感覺食材的情形,也不會帶手套呀。但或許擺攤總會讓人有疑慮,因此他不僅帶上手套,更注意各方面的衛生,口味更是符合客人期望的變化,從一開始的5種開發到14種,另外,更堅持食材的新鮮;在泗鈞不斷自我要求、廚藝進修的情況下,來光顧的客人也越趨穩定。

擺攤賣壽司一年多後,他鼓起勇氣租下一個轉角店面,並與家人討論店名,由於父親一輩子都在山裡打拼,他也是從小在山上長大,便用了客語「山夯人」作為品牌名稱,這店名富含感激土地之情,也符合開在東勢的店面。而泗鈞的姑姑,是東勢著名的書畫家-徐菊英,她親自為店面的招牌題字,也讓「山夯人」的招牌格外有意義。

聽泗鈞聊整個回鄉創業的過程,能感受到他對許多艱辛、壓力的敘述點到為止,反而說了很多感激的心情,他說:「東勢人很有包容心,都會給意見,外人可能覺得太雞婆,但這些人其實是希望你成長。」泗鈞的人生是從山裡出發,在外闖蕩吸收了各種養分,他現在回到熱愛的家鄉做生意,有著全家人的支持,並懷著感恩的心情過每一天,或許,這就是「山夯人」壽司美味的最大秘訣。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9 月 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