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與文:管雅菁
清朝漢人在墾拓時,常與原住民族產生衝突,為了避免紛爭,於是會設立界線禁止越線,其中,「土牛」是在界線挖掘壕溝,並將挖出來的土堆在一旁,遠看就好似牛坐臥其間。清乾隆26年(1761)立下地界碑,禁止人們越界私墾,如今,258年前的地界碑,仍屹立在土牛國小的校園之中,土牛的地名則被留了下來。
地界碑高五尺五吋,寬一尺六吋,厚六吋,是花崗岩刻成的石碑,為今日難得一見的清代早期古物,碑文上刻著:「奉憲勘定地界,勘定子籬處,南北計長貳佰捌拾五丈五尺,共堆土牛壹拾玖個,每土牛長二丈,底闊一丈,高捌尺,頂闊陸尺,每溝長一拾五丈,闊壹大,深陸尺,禁人民逾越私墾。乾隆貳拾陸年正月 日 彰化縣知縣 張立」。
「土牛民番地界碑」現位在土牛國小校園涼亭內,臺中市政府於民國102年8月1日登錄為一般古物。
其登錄理由:
1.此碑為乾隆26年(1761)彰化知縣所立,是其時清代的東界,為臺灣開發史上漢番隔離政策之重要物證。
2.此碑為泉州白石雕字,為全臺唯一保存之土牛線紀念物,與楊梅所見之土牛溝可搭配互相印證開發史實。
3.為目前臺灣所存最完整的,具有歷史、族群意義,見證族群的衝突與協議。
4.全臺以土牛界碑者,今只保存此物最久,且象徵意義重大,在臺灣文獻、歷史文化價值殊為重要。
5.此碑可能為臺灣現存僅見的清代臺灣官方所立之漢番界線之見證,亦為臺灣開發史的重要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