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巫茂熾 文:林淳華

您一定看過大甲溪鯉魚斷橋上的兩條魚,但是卻不曾看過伯公廟屋頂上兩尾魚,因為屋頂上的魚被掩蓋在現代招牌中。而義渡橋除了豆花、臭豆腐之外,還有五十年歷史的義渡牌坊,卻成為隱藏版的歷史遺產。

歷史文化除了是族群共同記憶之外,乃至於觀光導覽都必須依靠歷史文化來深化旅遊,彰顯東勢旅特殊性。而東勢隨處可見歷史古蹟,有些在921地震毀損,有些則是人為不重視,對於這些歷史遺產是很大的殺傷力。地方創生其實不假外求,東勢人只要發現既有的傳統,就會很精彩!

東安里永安宮的鯉魚造型的圍牆是一大特色,很多人都不知道屋頂上還有雙魚吐珠,魚可視為龍的化身,雙魚吐珠代表吉穴,但是屋頂上的魚,則被廟方興建的現代化招牌遮蓋,必須從廟後的文化街上,才可看到雙魚吐珠的雕刻。

山線客語賞析老師羅月鳳指出,屋頂上的魚造型古樸,有其歷史,卻掩蓋在被現代版鯉魚畫像和永安宮的招牌內,非常可惜!

而東勢國中學生都會經過義渡橋,卻不知道有座歷史悠久的義渡牌坊。碑文敘述義渡橋之由來,是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船上載了18名看戲的女子,船夫惡作劇讓船隻翻覆,結果18女子命喪大甲溪,船難事件爆發前,船伕勒索搭船者就時有所聞,因此,收費的渡船改為義渡,由當地仕紳出錢聘船夫,免費載運搭船者往來大甲溪兩岸,後改為橋樑,民國59 年時重建新橋,東勢國中、省立工業學校(現東勢高工)四千名學子會經過此橋上下學。

義渡牌坊位於橋頭,如今成為老人家聊天場所,成為隱藏版的文化遺產,東勢學子往往不察覺,文化遺產就在每天路過的橋邊,而1833年成立的義渡會還是全台歷史最悠久的慈善組織,從渡船、渡貨到渡人,善舉綿延187年,如今仍在運作。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8 月 1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