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倫.
臺灣過去因曾受日本統治,故衍生出許多外來語,例如閩、客語的“水道水”即源於日文的「水道」,意指我們講的自來水,水道又概分為供應淨水的「上水道」及收集汙水的「下水道」系統。
早期東勢地區的民生用水,除井水外,其它多來自於東勢本圳,經過簡單過濾後即做為飲水使用。然而本圳時常有水濁、斷水或供水不足等問題,加上夾雜上段各聚落的廢水,水質不潔,若有傳染病發生時,則易成為感染源。
日治初期,為改善臺灣衛生及用水條件,各大城鎮陸續鋪設有上水道系統,然而東勢地區因民情、蕃情不穩等因素,到大正12年〈1923〉始有水道計畫之產生,時東勢庄役場一面籌措經費一面進行前置工作,選定大甲溪畔一處湧泉做為水道水源〈今臺灣自來水公司東勢營業處〉,並在大正15年11月8日完成水質檢測。
昭和3年〈1928〉3月28日臺灣總督府核准東勢水道之建設,總經費約7萬圓,委託內務局土木課負責管理、施工、監督事項,於同月30日開始著手集水桶、貯水塔、管路佈線…等工程;翌年8月31日東勢水道竣工,9月19日開始供水。
水道供水區域大致涵蓋今日東勢市區,預定供水人口6000人,平均每人每日可供水167公升;根據昭和14年統計,雖然供水區域戶口達1372戶6114人,但是實際給水戶口僅414戶1820人,普及率29%不甚理想,原因應該跟東勢居民的用水舊慣有關,並且就當時的經濟條件而言,“水道用料”可能不是一般家庭所能負擔的〈收費方式主要分為放任給水與計量給水,每戶每月最低費用約1.2元,大概是當時勞工1日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