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志莉.
有神無廟的「九庄媽」,是新社客家人移墾信仰的代表,是新社客庄最重要的宗教民俗信仰,「新社九庄媽遊庄」每年在農曆大年初三至初七間舉辦,是新社區春節的傳統歷史民俗文化活動。所謂「九庄」,係指山頂庄(今中正里)、新社庄(今新社里)、土城庄(今月湖里)、畚箕湖(今月湖里)、擺頭店、鳥銃頭(今復盛里)、(今復盛里)、水底寮(今東興里)、大湳庄(今大南里)、馬力埔(今永源里)等九個庄,「九庄」係清嘉慶至道光年間客家先民開墾新社之初所建立的九個村落,而媽祖婆為新社九庄共同之神,故以「九庄媽」稱之。
相傳新社九庄媽的信仰源起於清乾隆年間,一位新社庄的先民到東勢角石壁坑(今東勢區明正里)採伐樟腦,有次在前往工地途中忽然下起大雨,該先民跑到一間荒廢的陋屋中避雨,發現一尊正淋著雨的媽祖婆神像,初於工寮供奉,後請回新社奉祀,因媽祖婆屢顯神威嚇退泰雅族人的出草,庇佑庄民平安,獲得新社庄民的共同信仰與奉祀。新社九庄媽沒有固定的廟宇供奉,只在爐主家設壇供人膜拜,九庄媽原由新社九個庄頭輪值供奉,每年一輪,輪庄順序從新社庄開始,再來是山頂、畚箕湖、大湳、水底寮、土城、馬力埔、擺頭店、鳥銃頭,惟現今迎請媽祖婆的九庄只剩下八庄(水底寮因故無法參與),其中新社庄九輪二次;每年農曆10月15日由次年輪值庄頭民眾,以跌聖筊(憑筊)方式,決定次年奉祀媽祖的爐主,並以爐主的家宅為駐蹕地點。
「新社九庄媽遊庄」日期須經跌聖筊向九庄媽請示決定,每年約在農曆正月初三至初七間擇二日舉辦,第一天為舊值年庄「送九庄媽」,第二天為新值年庄「迎九庄媽」,新社九庄媽遊庄前一天會到石岡區龍興宮恭請食水嵙媽祖婆到新社做客,隔日參與新社九庄媽遊庄。
新社九庄媽出巡當天,在舊值年庄之值年爐主、副爐主、信眾…焚香告天後,約凌晨五時九庄媽自舊值年庄起駕,九庄媽遊庄隊伍由報馬仔、頭旗、開路鼓、三十六執事、涼傘班、九庄媽神轎、香客等所組成,九庄媽出巡新社、山頂、畚箕湖、大湳、水底寮、土城、馬力埔、擺頭店、鳥銃頭等八庄,各庄會抬著自己庄頭的神轎,以盛大的陣頭在庄頭入口處等候九庄媽的到來,一同加入九庄媽遊庄的行列。
九庄媽遊完八庄後,會回到舊值年庄,吉辰一到,九庄媽入壇安座,九庄媽入壇安座後,進行三獻禮祭儀,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三獻禮儀後,九庄廟會陣頭依序進入九庄媽壇前獻演,下午舉辦大犒將、扮仙戲,並恭奉眾神明與九庄媽祭祀一夜;九庄媽遊庄出巡隔天一大早,下一個輪值年的庄頭會以盛大的陣頭前來迎接九庄媽回到自己庄頭,此稱「過爐」。由於九庄媽信仰之祭祀圈在清中葉以前即已存在,與新社客家族群發展歷史密切相關,「新社九庄媽遊庄」具有古昔新社客庄居民生活傳承意涵,富有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及特殊文化意義與保存價值,故在民國98年5月11日公告登錄為民俗文化資產予以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