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益昌教授

遺址與研究經過

大甲溪中游流域的考古工作,雖然早在日治時期初年就已經見於報導,但調查工作不多,也少有研究,當時曾經記錄在東勢角庄附近的蕃地,也就是鄰近的山區曾經發現中科山、橫籠山、石角山等幾處遺址。日治時期較重要的發現為新社鄉的水底寮遺址,但從日治時期已因「蔗苗養成所」(今「行政院農委會種苗繁殖場」機械化耕作破壞,無法找尋遺址所在。戰後較重要的考古工作是1960年谷關遺址調查,1980年代以來有一些零星調查,發現並記錄較多遺址,但文化系統的建立仍相當粗疏。1990年代中期以來,考古學者在本地區進行較具規模的調查工作,已經有較多發現,同時也大致將文化發展體系建立。

東勢境內的考古遺址主要記錄於此一階段,遺址包括下校栗埔、豬湖頂、燥坑、東勢林場、大茅埔遺址等,不過這幾處遺址也都只有簡單調查記錄,並未進行詳細的考古學發掘工作。九二一地震以後,由於重建工作在大甲溪中游持續進行Babao、福民國小等遺址的發掘工作,才有較多的出土資料得以說明其文化內涵。近年由於石岡水壩與鯉魚潭水庫的水資源聯合運用計畫所需,因此經濟部水利署中區水資源局在環境影響評估調查過程中,發現本鎮埤頭里的頂埔、埤頭山兩處史前遺址,隨後頂埔遺址並經考古試掘評估,確認遺址與工程之間的關連。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9 月 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