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哲銘 採訪.
提起呂坤樹,知道他的人也許會喊一聲︰「館長!」是的,他其中一個身份就是前石岡鄉圖書館館長,而山城區文史、田調、社造人都會笑稱他是「大師兄」,原來他早在27年前,就參與國立清華大學胡萬川團隊國科會「民間文學蒐集研究計畫」,成為山城地區乃至於台灣第一個試辦鄉鎮,更運用他媒體專長,讓「石岡經驗」成為當時全國眾所矚目的焦點,宛如當時民間文史的網紅也不為過,山城區受到他和該計畫直接或間接激勵、或合作的文史工作者,包含徐登志、蘇生勇、邱晨、邱民雄、張圭熒、邱文偉…等,可說是山城地區客家文化保存與推廣的先驅。
然而,面對這些稱號呂坤樹笑稱「都是自己坐不住,希望一直到處跑,當時只有這個計畫可以讓他這樣子罷了!」他說。而「到處跑」的個性,就得從他就讀文化大學新聞系開始說起,「文化大學本來就學風自由,而且新聞人培育必須有獨立思考與人文素養,因此新聞系課程本來就多元與廣泛,像是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知名廣播人趙琴都是對我在藝文和回鄉做文史、社造很重要的老師。」而出社會後,他仍一心想成為記者,但家人當時認為公職比較有保障,他索性同時報考記者和公職,結果同時錄取中國時中部地方記者與公職,短暫擔任記者工作後,為了不辜負母親期待,先後在大里與家鄉石岡擔任基層公務人員。
一年半後,縣府對於他當時跑縣府新聞時的報導內容,以及對於他個性老實,感到印象深刻,因而電話詢問是否有意願調往縣府新聞股,喜歡到處採訪報導地方的他,一口答應,而且一待就是四年的「縣府化妝師」,由他發佈的新聞稿,見報率都十分高,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
「當時陳孟鈴縣長即將卸職,縣府同仁舉辦歡送茶會,憑著他和我的默契,看見他的表情臉色,我就馬上準備好相機,就抓住他拭淚畫面,結果,第二天各大報都刊出『縣長卸職語帶哽咽』、『縣長哭了』的文情並茂報導;在陳庚金縣長任內,更以敏銳觀點建議縣長牽著雙親走下樓梯,成功搶佔各大媒體版面。」
四年後,他發現台灣省政府新聞處有個主要報導台灣藝文活動的刊物─《臺灣月刊》出缺,於是就主動希望調往該單位︰
「我那個『沒定性』的個性又冒出來了。」他開玩笑地說。而其實主要原因還是難以忘懷藝文,因為當時的《臺灣月刊》與《民族文化叢刊》都可以有機會接待和採訪台灣藝文界的工作者、記者,於是又在省新聞處工作四年。1989年,有家庭的他,發覺工作接待應酬太多,並無法參與孩子的成長,同時恰好搭上兩岸開放,想以記者身份報導兩岸交流與文化,因而又埋下了重返新聞界的念頭。於是,三十九歲那年,毅然辭掉公職工作,以自由撰稿人身份深度報導大陸,在《台灣新生報》、《聯合報》都有不少獲得讀者好評的專題報導,一邊在大陸旅遊,一邊撰寫專題支持生活,放棄一般人羨煞的鐵飯碗,仗「筆」走天涯。
就在這段「自由作家」日子裡,他本心想可以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結果當時石岡鄉長鍾報順又找上他,希望他可以協助經營即將落成的石岡鄉圖書館,發揮他藝文與媒體專長。起初,他以「不願再任公職」婉拒,但鍾鄉長三顧茅廬,展現用人誠意,因而使得這位「公職逃兵」,回鍋擔任起石岡鄉圖書館館長,他以當時縣立文化中心舉辦各類藝文活動的經營模式,把圖書館定位為「石岡的文化中心」,結合社教、藝術、民俗、休閒,不斷創新求變,爭取民眾認同,並以社區營造方式,深度結合石岡居民網絡,再以他新聞媒體專才推波助瀾,使得相關人事物活動都成為眾人矚目焦點,建立起居民認同感與榮譽感。
不久,台中縣立文化中心試辦由清華大學主持的「民間文學蒐集研究計畫」,石岡成為試辦鄉鎮,鍾鄉長指派他負責,加上當時縣立文化中心洪慶峰主任力挺之下,由公所組織20人工作團隊交給他領導,全心投入該計畫,蒐集起民間歌謠、諺語、故事、笑話、詩詞等,藉由采錄耆老口述、吟唱,了解先人生活經驗和智慧,這工作讓喜愛藝文的呂坤樹,在見到大陸大山大水後,終於可以回到家鄉記錄起屬於自己家鄉的文史。
然而,面對家鄉耆老,起初反而不如想像般容易,因為不信任及礙於長輩面對錄音機時的不自然,於是他就利用自己知道有限的當地諺語,吸引耆老注意,並慢慢透過聊天互動,建立彼此信任時,大家話匣子一開,你一言我一句,自然記錄就垂手可得,「當然,我還得偷偷的按下錄音鍵啦,哈哈」,他笑著說,大家面對機器總是會不自然,所以我就用人和人互動采錄,同時配合《山城週刊》報導擾動,所以短短三個月,石岡的采錄內容就十分豐富,後來經過抄錄、校訂,從1992年開始,總共發行《石岡鄉客家歌謠(一)、(二)》、《石岡鄉閩南語歌謠(一)、(二)》、《石岡鄉閩南語故事集(一)、(二)》等六本專書。這六本書,結合了石岡、土牛國小以及當時石岡鄉公所十多名年輕熱心采錄者合作,成功在短時間收錄,他更發揮他的新聞媒體專才,不只讓許多媒體競相報導造成轟動,更使得該計畫因此推廣到東勢、后里、大甲、沙鹿,再到中部縣市各鄉鎮,最後甚至基隆、宜蘭、新竹、苗栗、南投、台南、高雄等縣市都陸續啟動,使得台灣民間文學蒐集整理宛如當時顯學的里程碑,而被《遠見雜誌》譽為「石岡經驗」。
而在計畫之後,民間文學采錄已經開始,他們就不打算停止,於是,呂坤樹和徐登志邀請了前丘丘合唱團團長邱晨、蘇生勇、林練益、翁喜真、吳達明等音樂愛好人士,發行了《石岡客家歌謠》書與CD唱片,廣受各界肯定,當時客家文學家鍾肇政還特別指出「書中所輯,多似曾相識的童謠,細看卻又不盡其然,頗不乏新境者,唸起來趣味盎然之外,還令人禁不住發思古之幽情」,呂坤樹與石岡鄉圖書館因此帶動起山城地區客家文化振興運動,甚至後續徐登志與羅肇錦持續對山城客語腔調研究,才使得「大埔腔」得以正名。
走過輝煌的「石岡經驗」近30年,呂坤樹提及2001年,他榮獲考試院「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當時他當著陳水扁總統說︰「政府要更重視地方文化。」一眨眼,18年又過去了,政府重視地方文化的程度只可說「微幅」進步,他看著當時那六本專書,心裡卻是對於客語流失感到著急,他總覺的現在的客語認證,根本沒有進入「生活化」,而仍處於「應付考試」的形式,而且嚴重的「客語本位感」反而無法吸引其他族群認識客家,「太嚴肅、沒樂趣又本位主義太重,怎麼讓客語生活化?」他覺得可以把收錄的童謠再結合閩南語、華語、原住民語甚至英文也行,重新改編,除了走進生活,也可以透過多元融合,讓許多人重視客語,他認為,這是客家人一路遷徙不斷與在地文化結合「海納百川」的體現,而接下來他也希望退而不休,和在地創作人一起努力,再現「山城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