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報導)從事樟腦事業六十餘年的台灣末代「腦長」吳能達,日前獲頒「客家事務專業獎章」,元月十八日應邀赴大陸舟山市參加「太平輪海難七十一周年追思紀念活動」,祭拜他的父親吳祿生,也是吳家樟腦業的第二代經營者。

今年八十三歲的吳能達,早年曾祖父定居東勢仙師廟後方,現住東勢上新里,小時候隨父親焗腦(提煉樟腦油),父親遇難後,家道中落,十二歲至十七歲在中坑派出所當工友,常要協助對戶口、打豬印,因此認識了不少地方人士。十八歲開始從事樟腦業,兩年後請技師幫忙做樟腦,到了二十四歲已經累積砍伐樟樹、製作樟腦超過二萬立方公尺的資歷,他向政府申請「腦長」資格。當時制度,沒有「腦長」資格的樟腦業者,只能在平地購買私有樟樹焗腦,而「腦長」則可向政府申請砍伐國有林班地樟樹焗腦,一材積(一立方公尺)樟樹要繳交政府約十五點五公斤的樟腦油,政府會發給原木代金,超出的樟腦油,則由政府換算成現金獎賞「腦長」。他說那時收入很好,但好景不常,民國五十七年政府開放焗腦,不再設「腦長」,他成了末代「腦長」。

吳能達回憶說,「腦長」的工作,首先要設「腦寮」,有工人六人以上再請「腦丁」管理工人,「腦長」要常巡視「腦寮」以了解焗腦進度。「腦長」還負責運送供應在山區「腦寮」的飲食及日常用品,採收的樟腦油再繳交公賣局。

後來有企業家在彰化成立「台灣民俗村」,展示從清末到日據時期的文物資料,邀請吳能達在民俗村的「樟腦間」,以傳統古法焗腦油、燻油,現場實作展示並銷售,因遊客多,生意不錯。在那經營了將近二十年,民俗村結束營業,才回東勢繼續焗腦、燻油。

民國一○二年,為保存此項樟腦文化資產,台中市客委會同意他們父女,在東勢舊火車站的倉庫,成立「寶島燻樟」樟腦故事體驗館,如同在民俗村「樟腦間」的擺設,銷售則交由女兒素萍負責,產品開始多樣化,包括:樟腦油、樟腦砂、薄荷油、檜木油、燻油及獨家燻油手工皂、紫燻膏,並請專業人士設計包裝,產品好,加上包裝美,曾獲台中十大伴手禮首獎。

父親吳祿生的海上遇難,是吳能達心中永遠的痛,到現在提起還會落淚。吳祿生不但會焗腦,還擅長貿易,他來往大陸、日本,賺了不少錢。1949年乘坐回台灣的「太平輪」,深夜行經舟山群島時,撞上建元輪,近千名乘客,只有三十六人生還。每年家人都會與其他受難者家屬,一起到在基隆港設立的紀念碑祭拜,十八日他們應邀到事發海城附近的大陸舟山市參加紀念會。

最後修改日期: 2020 年 2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