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
  • 回週刊首頁
  • 我要投稿
  • 歷史沿革

產業

林原茂經營有機自然農法園地 本業.務農.孝養父母兼顧

(本刊報導)從事電腦業的林原茂,民國 99 年開始在東勢下木浪坑進 行有機耕作一甲地,自己當假日農夫,原住臺中... » 閱讀全文

0
閱讀
社區營造典範 日本古川町參訪記
社區營造典範 日本古川町參訪記

.吳哲銘. 前言︰ 說起岐阜縣飛驒市古川町,鄉親們對於它可能十分陌生,但說起日本動畫片《你的名字(君の名は)》... » 閱讀全文

0
閱讀
中文碩士青農劉宜瑾 盼以筆行銷自己家鄉
中文碩士青農劉宜瑾 盼以筆行銷自己家鄉

(本刊報導)山城返鄉女青農逐漸增加,中文碩士劉宜瑾就是一例,目前正朝友善土地耕作方向努力。 今年31歲的宜瑾,... » 閱讀全文

0
閱讀
臺灣末代「腦長」吳能達  致力樟腦業長達一甲子
臺灣末代「腦長」吳能達 致力樟腦業長達一甲子

(本刊報導)從事樟腦事業六十餘年的台灣末代「腦長」吳能達,日前獲頒「客家事務專業獎章」,元月十八日應邀赴大陸舟... » 閱讀全文

0
閱讀
山城先騰馬場國際水準 計畫帶動地方產業行銷
山城先騰馬場國際水準 計畫帶動地方產業行銷

(本刊報導)山城鄉親很少人知道東勢往大雪山六公里處,有座國際水準的「先騰馬場」,2019年榮獲「荷蘭國際馬術障... » 閱讀全文

0
閱讀
石岡「美麗的有機農場」 最早接受國際打工換宿
石岡「美麗的有機農場」 最早接受國際打工換宿

(本刊報導)曾獲神農獎的石岡謝美麗鄉親,她的「美麗的有機農場」是山城最早接受國際志工打工換宿的農園,也是國際志... » 閱讀全文

0
閱讀
共同削梨穗維繫農村社區關係
共同削梨穗維繫農村社區關係

文::林淳華  圖:巫茂熾 一年一度的削梨穗又開始了!在東北季風增加的十九度的低溫中,東勢下新里謝家... » 閱讀全文

0
閱讀
石岡菇王莊文豐才能加環控 坐擁全台香菇最佳產量產值

(本刊報導)曾獲全國十大傑出農民的莊文豐所經營的「隆谷養菇場」,現每年五種有機菇類產量約一千五百公噸,產值二億... » 閱讀全文

0
閱讀
林中杰鼓勵養蜂推動無毒環境 義務指導傾囊相授還送好蜂群

(本刊報導)也是青年返鄉接棒的第三代養蜂人林中杰,不但養蜂技術青出於藍,更勝於藍,曾獲多次台中市國產龍眼蜜競賽... » 閱讀全文

0
閱讀
甜柿災損險不合理農委會卻未把關 白白損失農民血汗錢及人民納稅錢

(本刊報導)今年和平、東勢的甜柿農七十餘人,投保災損險,所交保費加上政府補助投保款,約三百萬元。經過五月豪雨、... » 閱讀全文

0
閱讀
頁面導覽
  • 3 / 7
  • « 最前
  • ‹ 往前
  • 頁次 2
  • 目前頁面 3
  • 頁次 4
  • 往後 ›
  • 最後 »
著作權 © 2025 山城週刊. 保留一切權利。 本站採用的佈景主題為 Mynote.